第630章:五路汉军伐明 大明这个国家,从建国开始,处境就一直很艰难,而且内忧外患不断。 扬州总督洪秀全叛离大明后,徐州总督方腊也因‘污蔑’明帝张胜是女人,和明廷彻底闹翻。 由于汉军在外的威慑,双方也都极为克制,并没有升级为战争。 可随着刘瑶撤销了长江以南的驻军,方腊没有了来自南方的威胁后,胆子自然也就变得大了起来,而双方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。 方腊也不想和大明开战,毕竟他也知道明军中的猛将不少。 可自从被定义为叛徒后,方腊就受到了全体黄巾人士的唾弃,他麾下团体的凝聚力也越来差。 方腊不是没有想过,刘瑶撤军是故意诱导他和明军开战,可是他已经拖不下去了,因为在拖下去都不用打,他的队伍就要自己垮了,所以他只能拼一拼这最后的希望。 随着方腊的行事越老越嚣张,战争已经无法避免之下,张胜决定主动出击,也好打方腊一个措手不及。 张胜接受张良的计策,准备趁着方腊主力都在淮南之时,一面命朱元璋领十万大军在正面于方腊对峙,另一面任命项羽领军五万,前去攻打方腊力量较薄弱的徐州之地。 徐州是方腊的起家之地,若能将之占领等于断方腊一臂,随后项羽在绕道和朱元璋会和,两路大军左右夹击,方腊叛乱瞬息可平。 项羽虽然被秦昊多次击败,但在大明依然拥有极高的威势。 方腊任命在徐州的驻守就将领,见项羽领军前来,根本都不敢抵抗,大半都直接选择了投降。 少部分忠心耿耿的,却也因兵力不足,结果被项羽轻易破城。 就这样,短短的一个月内,项羽直接扫平了方腊在徐州拥有的一郡二国,而后准备和朱元璋两面夹击,彻底消灭方腊的叛乱。 紧接着张良最担心的事发生了。 大汉当然不会看着方腊被大明消灭,所以卡在最为重要的关头,果断拿选择了出兵伐明。 中平四年,五月二十日,汉帝刘宏正式下诏,而且直接是五路大军齐出。 东路,以卢植为主将,会和李渊、杨坚两大诸侯,李世民、李元霸、李孝恭、杨广、宇文成都、伍云召、伍天赐等将,率领汉凉联军十万,直接东出虎牢关,进攻大明腹地兖州。 南路,以刘瑶为主将,会和吴郡太守孙坚、庐江太守陆康、会稽太守王朗和江夏太守黄祖四大诸侯,率领荆扬联军十万,过长江威逼徐州。 北路,以皇甫嵩为主将,会和河间太守韩馥、渤海太守袁绍、清河太守张士诚、常山太守陈友谅四大诸侯,率领冀州联军十万,南下进攻坐拥冀州二郡二国的窦建德。 至于两路大军,则青幽联军和袁曹两郡。 青幽联军以南下的刘虞为主将,会和辽东平原太守刘备、梁山太守宋江、北海太守孔融三大诸侯,率领幽青联军十万,南下进攻坐拥青州一郡三国的黄巢。 至于袁曹联军,则以汝南太守袁术为主将,会和颍川太守曹操,率领大军六万,进攻在豫州还剩两郡之地的李密。 五路大军,二十路诸侯,共计四十六万大军,诈称七十万大军,俨然一副不灭大明誓不罢休的姿态。 并州牧秦温,因河套大战刚刚结束,已经人困马乏,所以有心无力。 辽东打太守公孙瓒,则因要需要防备乌桓,所以也没有未参加此次灭明行动。 至于南阳太守秦昊,因领地并不与大明接壤,所以根本不再此次征召的名单内。 大明内乱未除,外敌又至,在大多数人的眼中,灭国之日已经指日可待。 面对大汉来势汹汹的五路汉军,大明并没有丝毫的畏惧,反而选择了奋勇而战。 虽然敌我实力悬殊,但只要有一丝希望,大明就绝对不会放弃。 本来张胜是准备暂时和方腊握手言和,可张良劝她为项羽和朱元璋争取一些时间。 张良认为方腊麾下并无大将,而凭皆项羽和朱元璋联军的实力,定能在短时间内彻底击溃方腊军,到时携大胜之势与汉军一战的把握也更大。 而若是不能彻底解决方腊的话,留着他在后方终究是个祸患,如今大明已经四面皆敌,绝不能留着这么一个大患。 张胜听完也觉得很有道理,于是决亲自领军八万,前去抵挡卢植,并下令让窦建德、黄巢和李密三路死守不出,直到撑到项羽朱元璋回军,这一战自然也就胜了。 窦建德和黄巢手中的兵力,虽然都不如皇甫嵩和刘虞,但是死守还是没有问题的,而李密可就比较悲催了。 李密与袁术曹操作战屡战屡败,原本拥有的豫州四国之地,也被袁术夺走了两国,仅靠剩下的两国,根本难以抵挡袁曹联军。 张良知道李密挡不住袁曹联军,所以他力劝张胜给李密派遣援军,以防止西南防线溃败,袁曹联军长驱直入攻进陈留。 思虑再三后,张胜决定派李自成领军二万,前去支援李密,不求破敌,但求无过。 —————— 南阳,宛城。 秦昊得到五路汉军伐明的消息后,当即绘制了数张战略图。 大名内有方腊叛乱之忧,外有大汉五路大军进逼之患,这是一个几乎十死无生的死局。 就算是将军队交给白起这样的绝世统帅,也无法在四面皆敌兵力分散的情况下,打破如此艰难的局面。 当然也不是一丝可能都没有,这唯一的希望就是有外力介入,因为这样的局面已经不是人力能扭转得了。 秦昊就准备当这股外力来帮大明一把,当然他不会背叛大汉,他的帮助只是触发平衡系统,以此让大明拥有更多对抗大汉的人才。 秦昊目前距离触发平衡只需两次召唤,而在秦昊的刻意拖延下,这次的时间也拖得很久,一旦触发平衡爆出的人物肯定不少。 秦昊也只能帮大明到这一步,至于能不能彻底渡过此劫,那就看大明内部如何运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