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事不出门,坏事传千里。 说的大概便是李钦载了,以往那些斑斑劣迹人尽皆知,反而发明神臂弓马蹄铁等事迹,除了朝堂和军中的重臣外,几乎没人知道。 毕竟在这个年代,新发明颁行下去不会带上说明书,官府和军队也不会特意张贴榜文告之大家此物是何人发明。 于是在大多数人眼里,李钦载仍然是那个顽劣不堪的李钦载,若说有什么不同,大抵是最近几个月没听说他有什么新的劣迹,可能老实一阵了。 看着迷茫的众人,李治笑道:"李钦载此人,已非吴下阿蒙,诸位可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呀,许多人知道神臂弓,也知道马蹄铁,这两个新物件早已推行军中,在座的有军中将领,想必不陌生。" 几位将军缓缓点头。 李治又道:"还有一个滑轮组,此物用之于工,可大大节省人力,工部如今正在打造,不久后将用于大唐各州县之河工,建造等方面。" "对了,前不久朕还让尚书省下文,让各州县张贴榜文,颁行《百家姓》全篇,此文可为大唐继《千字文》之后颇为难得的蒙学读物,对孩童启蒙之效,尤在《千字文》之上……" 李治笑容渐敛,缓缓道:"或许在座诸卿不知,也或许只知一两件,今日朕要告诉你们的是,这些东西,全都出自李钦载之手。" 一言出,举座皆惊。 在座的朝臣职司不同,文武不同,职司之外的事情他们很少打听,在这个消息闭塞的年代,不主动打听的事自然不容易知道。 知道今日,天子亲口说出来,他们才知道原来英国公的孙儿如此了不得,这些文武不同的新奇东西居然都是出自同一人。 发明一样两样或许是巧合意外,可以称之为妙手偶得,可四样五样呢还是巧合吗 见座中朝臣们震惊的模样,李治满意地笑了,他很喜欢众人的反应。 当初李钦载一件又一件创出新东西时,李治的反应也和他们一样,如今终于轮到他们了。 "诸位,英国公家的这位孙儿,可是有大才之人,以往被埋没于世,没有被朝廷重用,是朕的过错,如此大才弃而不用,国朝之大失也。所以,朕要用他。" "李钦载的学问颇为古怪,但却非常实用,无论神臂弓,马蹄铁,滑轮组,或是百家姓,都对我社稷大有用处,更难得的是,李钦载的学问高深,如今展露出来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……" 环视座内,李治看见人群中的契苾何力,不由指着他,笑道:"契苾将军。" 契苾何力躬身:"臣在。" "你是百战将军,对战事自然熟悉,朕这里有个题目,想考考你。" "陛下请说,臣知无不言。" 李治笑着将当初那道两军追击的题目说了出来。 契苾何力沉思半晌,缓缓道:"臣不敢说精确,但大致能算到时辰,大约两刻到三刻之间。" 李治大为赞赏,老将到底是老将,对战场的敏锐非一般人能及。 "将军百战成名,对战事自然巨细无遗,但将军麾下的将领们呢他们都能算出来吗" 契苾何力苦笑:"这个……臣就没把握了。" 李治缓缓道:"李钦载算出来了。" 契苾何力一惊,不敢置信地看着他。 李治叹道:"他真算出来了,而且弄了一个公式,任何人学了这个公式,都能算出来。" 说着李治召人拿来纸笔,凭着当时的记忆,将李钦载的两军追击公式一笔一笔地写出来。 写好后让宦官将纸传阅众人。 中书侍郎上官仪接过纸,看到上面一串完全不懂的数字和文字,最后只看到下方的结果,果然是两刻多时辰,上官仪不由大吃一惊。 李钦载可是从来未曾领过兵,也未上过战场的纨绔子弟,他为何能如此精确地算出两军追击的时辰这很不科学! 其实对李钦载的学问,在座的朝臣大部分不清楚,唯独契苾何力还是颇为熟悉。 当初去英国公府拜访李勣时便曾羡慕过李家横空出了一个麒麟儿,回家后越发看自己的儿子不顺眼,狠狠揍了几顿。 今日契苾何力来觐见李治,并非怀疑李钦载的学问,他只是想探听一下让皇子向李钦载求学,其中有什么政治风向。 见殿内众臣愈发震惊的模样,李治这才缓缓道:"这个东西,名叫‘公式’,据李钦载说,理工格物一道,可为定国之本。公式便是理工格物之道,它是万物定理的基础。" "只要万物有规律,便可用公式算出来,从而掌握它的规律,无论行军,攻城,还是建房,修堤,播种,收割等等,万物定理皆在其中,皆可用公式示之。" "现在,诸位知道朕为何要派两位皇子去求学,并让其以师礼待之了吗" 众人彻底明白了。 若李钦载果真掌握了世间万物的定理,一切事物的规律皆可用公式算出来,这等才华,实为经天纬地,可传万世,可鼎社稷千年。 半晌,上官仪苦笑道:"臣虽老迈,但也不得不对李家这位麒麟儿说一句钦佩。" 契苾何力大笑道:"某早知李家那小子厉害得很,数月前偷卖了一尊先帝御赐的白玉飞马,被结结实实揍了几顿后,整个人如脱胎换骨一般,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他的本事,把我家那不争气的混账送去求学,老夫放心。" 众臣急忙附和,纷纷表示要将自家的儿孙送去甘井庄。 殿内的气氛瞬间被点燃,李治满意地看着众人,随即忽然叹了口气,道:"你们愿意送,怕是那李钦载不愿教啊,昨日可不就将诸位的儿孙原路送回去了么" 殿内顿时一静。 李治苦笑道:"李钦载这人,朕算是看出来了,他真是……懒得出奇。除了宠爱他那个儿子,对别的事好像都不关心,让他教别人家的孩子,只怕他满心不情愿……" 朝殿外的天色看了看,李治嘴角露出一抹微笑,道:"诸位再等等,说不定很快有客至矣。" 众人奇怪之时,突然见宦官匆匆入殿禀奏,英国公之孙李钦载宫外求见。 殿内众人顿时对李治钦佩不已,看来天子对李钦载已经非常了解了,知道他一定会回长安觐见。 没多久,李钦载被宦官领进宫,人还没进殿,便听殿外一声大喝。 "陛下,刀下留人!" 殿内君臣愕然,接着便见李钦载满头大汗匆匆入殿行礼。 李治失笑道:"景初为何这般模样何谓‘刀下留人’朕不记得今日要斩谁的脑袋呀。" 李钦载抬袖擦了把汗,道:"臣失言,臣的意思是,求陛下留臣一条活路……" "怎么了" 李钦载叹道:"陛下塞了一堆学生给臣,分明是不给臣活路啊。" 殿内君臣大笑起来,李钦载却面色发苦,一脸颓然。 李治笑过之后,道:"景初满腹学问,若不能流传于世,岂非暴殄天物学问不分大小,于国有用便应择才教之。" "景初啊,你腹有乾坤,有安邦之才,大好的学问不可失传,否则对大唐,对你李家,都是莫大的损失。" "朕继贞观之遗风,欲创开明之盛世,你的学问正其用也,景初,朕需要你的学问辅佐,需要你教出一批学生,将你的学问开花结果,流于万世,景初,可愿助朕" 李钦载心中愈发苦涩。 自己作的孽啊! 当初若是不在李治面前显摆什么两军追击的公式,何至于落得今日的下场 都说财不露白,学问也是一样,既然露了出来,难免落入歹徒的眼中,被他们算计上了。 刚才入殿前应该含一口狗血在嘴里,说着说着突然吐血,想必李治就不会逼他当老师了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