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中百官其实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一天。以大景的国力,若是与两国交锋,最终的结果定是胜算不高的。可笑的是,朝中官员早料到会这样一天,所以这些年来大肆敛财,早已谋好后路,对国难一事则是充耳不闻。常山无奈一叹,说道:当年北襄内乱,好不容易有的喘息之机,便这样葬送了。弦乐张了张口,说道:应该还有机会吧。听起这些时,她心里也很不是滋味。虽说那座皇宫那样薄情,可那里曾也是她的家,她也不想看到国破家亡的那一幕。问起这个问题时,常山沉默了下来,他说道:就算有办法又能如何呢对那些朝堂百官而言,逃命才是最重要的事,恐怕今夜,会有不少人出城……陈长生问道:有多少人愿意留下来常山张了张口,说道:不足一成。这话听起来实在可笑,连一成都没有。弦乐抿了抿唇,叹道:怎么会这样……往年的世道太过太平了。常山说道:享过福的人,自然不愿意落入深渊,眼中唯有财权,早已忘了家国。他接着说道:今日朝堂上争吵的尤为厉害,几乎九成的官员都在劝官家移驾景南,打算放弃上京。可若是真的放了,就算移驾景南又有什么用呢,上京城一破,便再也没了转机了。已是强弩之末,若是再退,便是万丈深渊了。今日朝堂之上,张大人冒死觐见,求官家留在上京以定军心,再求援于大景江湖,若是这般,大景还有一线生机!若是移驾,最后他们也难逃一死,可就算是这样,他们都不愿意去争那一线生机,只想着苟活于世。百官如此,官家亦是如此!说到这里,常山已然难以掩饰心中的怒色,捶着面前的桌子,嘶声呐喊。明明还有一线生机!石桌砰砰作响,一旁的弦乐有些心惊。在她的印象之中,常少卿应当是和善的,可这时的他,却是那样骇人,眼中皆是愤怒与不甘。一锤一拳,似是声讨着这个烂透了的王朝。常山忽的沉默了下来,他看着先生,问道:先生……这大景,当真还有救吗陈长生手中拿着书,当常山问起这个问题时,他也在想着……这大景,真的还有救吗应该说,还有救的必要吗。百官心中无家国,就算最后救了大景,又能有什么用呢。陈长生取下了葫芦,仰头灌了一口酒。他问道:若当真没救了,你会走吗常山沉默下来。微风吹动。那树上的叶子飘落而下,落到那石桌上。常山抬起头来,对上先生目光,他平静的道了一句。先生,我是少卿……他说这句话很是平静,似是理所应当一般。在常山的心中,有着他自己的道理,从那山上而来,从那观中而来,从那道经中而来。陈长生望着他,不禁有些恍惚了。遥想当年。那位小道长站在他的面前,曾也说过一翻让他恍惚的话。‘常山觉得,有些事必须要有人去做,不能总想着为什么是我,而应该想为什么不能是我,正道当是如此。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此乃大丈夫也。先生最终也没能给出一个回答。常山不曾失望,更没有怪先生,在他看来,这大景已然救无可救,先生乃是天上仙,何故插手凡间事。他只得接着走这脚下的路,至于结局是怎么样,不违心便好。……天边最后一抹余晖落下。天色彻底暗沉下来,今夜的上京城比往日安静了许多,但在那暗处,却好似无比喧嚣。上京城内有一处高楼,其名湘元。立于这高楼之上,俯瞰整个上京,入目之处,可见百十余坊,亦可见那远处高耸的城楼。时至子时。原本安静无比的上京城各处忽的多出了些许声响。在那湘元阁楼之上,陈长生喝了口酒,见那大街小巷之中多出了许多车马。车马上的人慌慌张张,急着出城,逃往南方。家国大义,终不及人之利欲,着实可悲。陈长生长叹一声,仰头又灌了一口酒。不过片刻之间,那城门口的守将便打开了城门,所需不过些许银两,不仅官员要逃,连这守将,亦是如此。一道身影自陈长生身后走来。钟正元问道:陈先生何故独自在此喝闷酒陈长生举起葫芦,晃了晃道:来一口钟正元摇了摇头,笑道:不了,钟某还是喜好喝茶。陈长生收起酒葫芦,随即朝着那城门望去。钟正元顺着陈长生的目光看去,见那城门口处人满为患,城头将士将视而不见,且开城门,放其出逃。钟正元说道:这大景朝堂上下皆腐,危难之际只顾逃命,何其可悲。陈长生舒了口气,说道:世人为己已是常态,真正心系家国的人又有多少,唯有如今断壁残垣,关关难过。看看便是了,过些日子,走的人兴许会更多。钟正元问道:若是都走了,这大景何人来救陈长生思索了一下,说道:总会有人来救的。钟正元和煦一笑,说道:来此之时,陈先生曾说过,想这世道顺眼一些,与我赌这大景的结局,钟某心生感慨,想见先生如何救世,可如今,钟某却是什么都没看到啊。许是酒入喉肠,来了酒劲。陈长生的脸色也有些红润起来,他吐出一口酒气,说道:陈某也曾与钟先生说过,这大景之命,七分在天,三分在人,虽说这大景烂至泥土,但亦有非常之人。前些日子,陈某遇到一位老者,他与我讲了‘为官之道’四个字,陈某心想,或许这大景……尚且还有一线之机。钟正元听到这话愣了一下,随即却是暗自摇头。他见陈长生似是在犹豫一般。在他的印象之中,陈长生至来都是个爽快的人,但在这件事上,却是有些不同了。钟正元看向那城门口不断出逃的人们。他无奈叹了口气。陈先生何时曾像这般举棋不定过。